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黄陵文典文物卷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第一编/第二章/第一节 远古时期

《黄陵文典》编纂委员会


  第一编 田野文物
  第二章 古墓葬
  第一节 远古时期
  黄帝陵
  黄帝陵位于黄陵县城西北1千米处的桥山之巅。
  黄帝是中国远古时代部落联盟的领袖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“黄帝者,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曰轩辕。生而神灵,弱而能言,幼而徇齐,长而敦敏,成而聪明。”《通鉴外纪》也载:“黄帝,有熊国君少典之子,姓公孙,名轩辕,生于寿丘,长于姬水,改姓姬。”黄帝是传说中的五帝之一,以土德称王,土为黄色,故称黄帝。黄帝先后战胜了蚩尤、炎帝各部,统一了华夏族。黄帝领导部落民众打制兵器,制作车船,并鼓励农桑,染五色衣裳,命仓颉造文字,大挠作干支,伶伦制乐器。《国语·晋语》载:“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,其得姓者十四人,为十二姓:姬、酉、祁、己、滕、箴、任、荀、僖、姑、儇、依是也。”历史上唐尧、虞舜、及夏、商、周三代帝王,相传都是黄帝的后裔,因此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始祖。相传黄帝在位百年而终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:“公孙卿曰……黄帝采首山铜,铸鼎于荆山下。鼎既成,有龙垂胡髯,下迎黄帝。黄帝上骑,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,龙乃上去。余小臣不得上,乃悉持龙髯,龙髯拔,堕黄帝之弓。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,乃抱其弓与胡髯号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“黄帝崩,葬桥山。”
  黄帝陵冢坐北面南,高3.6米,周长48米,环冢砌以青砖花墙。陵地占地面积1300余亩,有古柏86100余株,苍劲蓊郁,庄严肃穆,是中国最大的古柏林。黄帝陵前为“桥山龙驭”石碑,落款为“大明嘉靖丙申(嘉靖十五年,1536年)十月九日滇南唐锜书”。再前原有一古碑,书“古轩辕黄帝桥陵”,系陕西巡抚毕沅于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所立,现碑石已佚。再前为一祭亭,歇山顶,飞檐起翘,气宇轩昂。祭亭楹联曰:“奠华夏宏大业基始祖恩德泽万世;树炎黄浩然正气民族精神炳千秋”;“中华国脉承龙脉,黄帝英魂壮民魂”。亭内现立有郭沫若手书“黄帝陵”碑石。陵园区周围设置红墙围护,东南侧为棂星门,两侧立有仿制的汉代石阙。陵园区内地铺青砖,显得古朴典雅。
  陵前正南,陵园围墙以外是夯筑高台,俗称“汉武仙台”。《史记·封禅书》载,汉武帝“北巡朔方,勒兵十余万还,祭黄帝冢桥山”。汉武仙台,为汉武帝刘彻祭祀黄帝所筑,高20余米,现已用块石砌筑并建有石台阶及云板、护栏等。
  桥山东南麓建有黄帝庙。此庙创建于汉代。原建于桥山西麓。宋太祖开宝五年(972年),坊州刺史李恕奉诏将黄帝庙移建现址。以后各代均有修葺之举。黄帝庙前区气势恢弘,面积约1万平方米的入口广场的地面,选用5000块大型河卵石铺就,象征中华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。广场北端为一宽8.6米,长66米横跨印池的石砌轩辕桥,粗犷朴实,有中国近代全部石砌第一桥之誉。印池占地达300余亩,是利用沮河古道改建而成,蓄水量可达46万立方米。满山古柏,倒映池中,与白云蓝天交相辉映,为黄帝陵平添了无限灵气。印池四周绿树成荫,形成优美的空间环境。轩辕桥北端为龙尾道,砌石成95级台阶,以象征轩辕黄帝“九五之尊”的至高地位。拾级而上,可临轩辕庙院山门。山门为五开间廊庑式,歇山顶,整体结构仿汉代木构,显得庄严雄伟,展示了盛世雄风。
  入庙院山门,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轩辕手植柏。传说为轩辕黄帝亲手所植。此柏高19米,树干下围11米,遒枝苍劲,柏叶青翠。俗谚“七搂八拃半,圪里圪挞不上算”。再北为诚心亭,面阔5间,进深1间,歇山顶,施灰布板瓦、筒瓦,檐前施勾头滴水。阑额下为花格装饰,旋子彩绘。明间南北两侧台基石砌如意踏步,次间、补间外侧为围栏。祭祀官员至此须整饰衣冠,静心净面,方能进入大殿祭祀。再北为碑亭,面阔5间,进深1间,卷棚顶,施灰布板瓦、筒瓦,枋额间施旋子彩绘。亭内右边现矗立有孙中山的“祭陵词”和蒋介石手迹“黄帝陵”碑石。亭内左边现矗立有毛泽东手书“祭黄帝陵文”和邓小平的手迹“炎黄子孙”。碑亭外西北侧,有一株高大的古柏,被称为“汉武帝挂甲柏”,柏树干上斑痕密布,纵横成行,似有断钉在内,柏液由斑痕中不断溢出,为黄陵古柏之一奇。据传为汉武帝祭祀黄帝时挂甲于树所致,因而得名。
  轩辕庙正殿面阔7间,进深3间,歇山顶,施灰布板瓦、筒瓦,檐下施勾头滴水。阑额、平板枋均为彩绘。正殿门楣匾额“人文初祖”,系国民党元老程潜手迹。大殿正中镶有木质壁龛,内嵌浮雕轩辕黄帝石像。碑亭东侧院内矗立有镌刻着江泽民“中华文明,源远流长”手迹和李鹏“发扬中华文化,振奋民族精神”手迹的两通巨型石碑。再东则为碑廊,其中保存有历代碑石40余通。最早为宋嘉祐六年(1061年)奉旨栽植松柏1413棵记事碑。并有金明昌乙卯年(明昌六年,1195年)所立“冲和大德雷公寿堂记”碑,元泰定二年(1325年)禁伐黄帝陵树木圣旨碑,元至正七年(1347年)所立“罗公道号之记”碑,元至正二十年(1360年)张三丰谒桥陵诗碑等。其余多为明清两代御制祝文碑。
  千百年来,黄帝陵祭祀活动经久不衰。唐太宗大历五年(770年)将祭祀黄帝正式列为国家大典。到黄帝陵庙谒陵祭祖,已成为弘扬民族文化,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活动。毛泽东在1937年清明节时,曾亲书“祭黄帝陵文”,文曰:“赫赫始祖,吾华肇造;胄衍祀绵,岳峨河浩。聪明睿智,光被遐荒;建此伟业,雄立东方”。毛泽东撰写的“祭黄帝陵文”笔墨酣畅,大气磅礴,堪称古今祭黄帝陵之绝唱。
  古往今来,文人墨客在黄帝陵前吟诗作赋,留下许多毕章佳作。宋代名臣范仲淹曾写五绝《黄帝陵诗》二首,其一曰:“红日竿头进,青云足下藏。轩辕龙驭古,百代景象裳”。其二曰:“高陡桥山上,关河万里长。沮流河潺潺,柏干色苍苍”。元代著名道人张三丰在《谒桥陵》诗中写道:“披云履水谒桥陵,翠柏烟含玉露轻。衮冕霞飞天地老,文章星焕海山清。巍巍风阙迎仙岛,渺渺龙车驻帝城。寂寞瑶台遗武帝,一轮皓月古今明。”清末,台湾诗人丘逢甲曾写有《登黄帝陵》诗:“天下汹汹党人死,神师一呼群盗起。此时理乱都不闻,心醉君家老孺子。欲为孺子吾不能,短衣匹马秋呼鹰。袖中一卷英雄传,落日来登黄帝陵”。
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,人民政府在20世纪50年代、60年代和80年代曾多次拨款整修黄帝陵。1992年10月20日,黄帝陵基金会正式成立。至1997年清明节前,黄帝陵整修工程的一期工程已全部完工,二期工程的主体工程也已于2004年清明节完工。一期工程完成的主要是庙前区。庙前区由入口广场、轩辕桥、龙池、龙尾道、山门等组成。人口广场总面积为10000平方米,为不对称半圆造型。地面用5000块秦岭天然河卵石铺砌,象征着中华民族自黄帝以来五千年的文明史。广场东侧有7块圆石点缀成北斗七星的图案。龙池是利用沮河面改建而成,占地300亩,蓄水量46万立方米,平静清澈的湖面恢复了黄陵八景之一“沮水夜月”的景观。横跨龙池的轩辕桥为全花岗岩石材建造的仿古灞河桥的礅梁桥,外形粗犷古朴,为中国近代全石砌第一桥。轩辕桥北端通向庙院的是龙尾道,雄伟壮观的平台连接庙区,陡然升高的龙尾道显示黄帝崇高的地位,95级台阶象征黄帝“九五至尊”。二期工程完成的主要是中院和祭祀大院。中院位于古柏院“人文初祖”大殿与祭祀大院之间,是一个交通枢纽性的过渡空间。祭祀大院包括轩辕殿、祭祀广场、三出阙、角楼等。祭祀大院南侧石阶两侧分列着八件青铜簋,内壁铸篆书铭文:“赫赫吾祖,德惠永长,祚我中华,弥刚弥强;载宁九州,民富小康,簋铸盛世,用祀用享”。高台左右耸立着15米高的三出石阙。祭祀广场是举行祭祀大典的重要场所,占地10000平方米,均由花岗岩石板铺砌而成,可供5000人举行祭祀活动。祭祀广场两侧各陈放九件牛鼎。九鼎八簋为最高规格的祭祀礼器。轩辕殿位于广场北端的三级高台之上,是一座全石材的汉代风格建筑,由36根巨柱支撑,殿顶设圆形天窗,取“天人合一,天圆地方”之意,内供黄帝浮雕像。殿后用隧道和凤岭山体相连。整修后的黄帝陵以“雄伟、庄严、古朴、肃穆”的恢弘气势展现在世人面前。
  黄帝陵于1961年3月4日,由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保护范围,东至210国道呼家湾路基西侧,南至印台山南坡底,西至西湾区域,北至桥山古柏生长地。
  黄帝陵现由黄帝陵管理局负责管理保护。
  






黄陵文典.黄帝文物卷/李延平主编.—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8

您是第 位访客!